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位于上海市,是复旦大学下属院系,历史可以追朔到1917年成立的商科和1922年成立的经济系,1985年成立经济学院。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设有文献与数据中心、“985工程”、“211工程”、教学创新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和科研设施。
截至2013年,学院共设有:经济学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公共经济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院等八个建制单位,1个“985工程”创新基地,28个研究机构。拥有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52人。
学院与世界银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了固定的资料交流关係,并设有欧洲共同体中心,是欧盟在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资料中心。学院院刊《世界经济文汇》是国家级甲类核心刊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此外,经济学院定期举办滙丰经济论坛和复旦经济论坛,广邀海内外名家,以促进学术交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英文名:School of Economics,Fudan University
- 创办时间:1922年
- 类别:下属院系
- 学校类型:经济
- 属性:211工程 985工程
- 所属地区:上海
- 现任校长:院长:张军
- 知名校友: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步青、谭其骧、周予同、陈建功
- 主管部门:复旦大学
- 硕士点:12
- 博士点:9
- 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校歌:《复旦大学校歌》,
- 主要院系:经济学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公共经济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金融研究院
- 国家重点学科:3
- 学校地址:上海杨浦区国权路600号
- 中外文图书:18万册
- 学院院刊:《世界经济文汇》
- 博士后流动站:2
- 全国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套用经济学
- 全国二级学科: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 地理位置:中国上海市杨浦区国权路600号
历史沿革
2007年 经济学院整体搬迁至复星—泛海楼办公。

2007年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被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及产业经济学2个二级套用经济学科保持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6年 经济学院复星—泛海楼举行落成典礼。
2004年 经济学院复星—泛海楼举行奠基仪式。
2002年 保险系成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2年 经济系内新设人口学专业,蒋家俊、洪远朋、尹伯成、李慧中和袁志刚等先后任经济系主任。
2001年 金融研究院成立,相对独立运作,挂靠到经济学院。
2001年 在经济系增设工业经济专业,后与数学系部分教师合作,成立经济管理系(管理学前身)。
2001年 公共经济学系成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楼落成典礼

2001年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重组,挂靠到经济学院。
2000年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以原“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所”为基础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共建而成,同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992年 在国际金融专业基础上成立国际金融系。陈伟恕、胡庆康等先后任主任。
1985年 根据中联部和教育部指示,组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所前身)。余开祥、江泽宏、郑励志、林进成和甘当善等先后任所长。
1985年 并系建院,经济学院正式成立。
1984年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洪文达、伍柏麟、陆德明和石磊等先后任主任。
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安徽大学、震旦大学、上海学院以及前已併入的大夏大学、英士大学等9校经济学系合併组成新经济学系。
1928年 系科改组,经济学系隶属于法学院(商科改组为商学院,下有银行金融系、工商管理系)。经济研究所前身是复旦商科研究所,1944年创立于重庆,1947年商科研究所迁往上海后,改名为经济研究所,隶属于法学院经济系。经济研究所以培养研究生为宗旨,分为经济理论专业、经济史专业、财政金融专业和经济统计专业。李炳焕和许涤新等先后任所长。
1922年 创建复旦大学经济系(理论经济学学科)。
1917年 创设复旦大学商科(套用经济学学科)。
办学规模
系所设定
下属系所 |
---|
经济学系 |
世界经济系 |
国际金融系 |
公共经济学系 |
风险管理与保险系 |
世界经济研究所 |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
金融研究院 |
师资力量
经济学院拥有较强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既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如蒋学模、张薰华、伍柏麟等;又有在国内经济学界知名的中年经济学家,如姜波克、袁志刚、华民、张军等;更有在国内经济学理论界崭露头角的青年经济学者,如陈钊、陈诗一等。
截至2013年,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有正高级职称教师4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53人,中级职称32人。教师中拥有国家“千人计画”特聘教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名,复旦特聘讲座教授3名。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上海市“教学名师”2名。此外,学院还聘请了50多名国内外着名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专业学位的导师。
21世纪,学院注重学科生态平衡发展,调整理论性与套用性人才比例,採取“送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政策。从世界各国引进各层次优秀学者二十余人,并利用教育部、上海市和复旦大学给予的资源,根据学院师资力量的专业分布、年龄层次、业务发展状况等因素,有计画、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纳入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和使用计画,包括国家千人计画、青年千人计画、学校领军人才计画、浦江人才计画、复旦大学985三期规划推出的卓学、卓识、卓越计画,以及常规的公派出国留学进修计画。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11月6日,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5年1月25日,均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全国首批建立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2000年4月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併组建成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也合併成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由此形成了文、史、哲、法、经济及理、工、医、管理等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生培养格局。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学院共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套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个;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及金融学、产业经济学2个套用经济学二级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专业 9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12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5个。 其中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及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被列入“211 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对外交流
短期交流:从2000年,学院进一步加强了对外交流工作,学生获得了很多对外交流机会。仅2010一年间,该院本科生获得对外交流机会达89人次。其中,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纽西兰等国家计50人次;赴英国、荷兰、德国、瑞典、奥地利、墨西哥、德国、俄罗斯等国家计12人次;赴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计27人次。
长期交流:荷兰格罗宁根项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济学院有“2+2”本科生联合培养计画,学生第一、第二年在复旦大学学习,第三、第四年在格罗宁根大学学习。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修满所需学分后,可同时获得复旦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的学士学位和毕业文凭;学生获得本科双学位后,可直接申请攻读格罗宁根大学一年制的硕士学位。
另外,2006年开始学院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攻读研究生的项目。
学术研究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1)开放经济下的巨观金融理论和政策研究。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就是突破了传统意义上金融理论研究局限于国内範围的做法,引入了微观基础的跨时分析方法,重点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稳定性理论、汇率理论和利率理论、巨观金融管理理论等内容。
(2)国际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政策,实务及其前沿状况的研究。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关係;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功能及融资技术的发展;外汇汇率、外汇交易的原理与实务;国际金融组织的作用和国际银行业的活动;国际储备的作用及我国国际储备的适度性等。
(3)货币银行学理论。主要研究货币流通的规律;货币供求的决定与调节;货币市场的组织和管理;银行的经营管理;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其传导机制等内容。
(4)金融市场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我们引入了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理论和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行为和交易规则。
在未来的几年间,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国际金融:运用微观基础的跨时分析方法,开展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微观基础研究、人民币走向资本帐户自由兑换的条件和政策安排的研究。
(2)金融市场:围绕中国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展开研究,例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微观结构分析(例如:基金业绩评估、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基金的组合管理等)、中国证券市场交易规则的微观结构分析(例如:涨停板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行为的微观结构分析(例如:庄家与庄家之间的博弈均衡、庄家与散户之间的博弈均衡)、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分析以及货币市场微观结构分析。
(3)金融工程、投资学和公司金融。
学校领导
职务 | 姓名 |
---|---|
院长 | 张军 |
党委书记 | 陈诗一 |
副院长 | 张金清 |
副院长 | 陈诗一 |
副院长 | 田素华 |
副院长 | 刘军梅 |
党委副书记 | 卜洪晓 |
社会评价
社会对经济学院学生的评价较高,各行业反映经济学院毕业的学生到社会工作岗位后工作兢兢业业,成绩突出。在商界、学界及政界各领域都有相当多的一批杰出校友在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复旦经济学人的贡献。如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巴特尔、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钱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中国人民银行纪委书记王华庆、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原香港高盛集团(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子望、上海盛大网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天桥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并称“沪上四大经济学院”。
着名校友
吴敬琏,中国经济学家
王新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徐子望,香港高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陈天桥,上海盛大网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