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
《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是于2012年1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陶传进 赵小平。
基本介绍
- 书名:《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
- 作者:陶传进 赵小平
- ISBN:978-7-5097-3722-4
- 定价:¥38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内容简介
《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抓住了中国社区的最核心问题——治理,运用大量调研材料,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了U+B模式解决了当前社区缺乏利益代言人的问题,此外还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切入,引入非营利管理的思路,提出了“没有权力的管理”之概念,进一步推进了对社区理论的研究。
作者简介
赵小平,北京师範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博士,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博士后。
陶传进,北京师範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序言:社区与社区治理……………………………………………………………………001
一 社会学视角上的社区与公共管理视角上的社区…………………………………………001
1.公共管理视角上的社区…………………………………………………………………001
2.社会学视角上的社区……………………………………………………………………002
3.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看社区……………………………………………………………003
二 社区治理:从理论上洞识到的实质………………………………………………………006
1.治理的难点所在…………………………………………………………………………006
2.依据什幺进行治理………………………………………………………………………007
三 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009
四 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视角来看社区治理问题……………………………………………011
第二章 共同体的治理功能…………………………………………………………………………012
第一节 共同体:由生活的含义转化为治理的含义…………………………………………012
一 共同体的生活含义……………………………………………………………………012
二 共同体的治理含义……………………………………………………………………014
三 共同体的组成成分……………………………………………………………………016
第二节 共同体作为治理手段的作用…………………………………………………………018
一 由互惠到关係网路……………………………………………………………………018
二 社会声望………………………………………………………………………………027
三 民间权威………………………………………………………………………………033
四 “民间组织”…………………………………………………………………………037
五 共同体治理特徵的一个归总…………………………………………………………040
第三节 共同体治理含义的进一步分析………………………………………………………041
一 互惠交换中的问题揭示………………………………………………………………041
二 重新解读社会声望……………………………………………………………………046
三 民间权威与民间组织的再思考………………………………………………………050
四 一个在多个维度上全面出现问题的社会形态………………………………………050
五 对于治理问题的再思考………………………………………………………………052
第三章 现代社区治理模式…………………………………………………………………………053
第一节 几种现代治理的模式图………………………………………………………………053
一 从传统到现代:摒弃与重建…………………………………………………………053
二 现代社区治理模式……………………………………………………………………056
三 公司、基金会等组织类型……………………………………………………………062
四 现代治理模式下的运作特徵…………………………………………………………065
五 现代治理模式的结构特徵……………………………………………………………070
第二节 现代社区治理所需要的社会基础……………………………………………………070
一 对公众参与能力的需求………………………………………………………………071
二 对“权力层”成员的公民能力要求…………………………………………………075
第三节 治理能力的来源与新型的社会………………………………………………………077
一 总结:依靠什幺来治理………………………………………………………………077
二 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078
三 公民能力如何获得…………………………………………………………………080
第四节 一个“被省略”的时代………………………………………………………………081
一 一个历史的“夹层”…………………………………………………………………081
二 “夹层”的治理意义…………………………………………………………………083
第四章 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缺乏利益代言人……………………………………………………085
第一节 居委会失灵:自上而下的属性是根源………………………………………………087
一 名义上的自治组织,实质上的政府延伸……………………………………………087
二 机会失灵:大量行政事务挤占了回响社区需求的空间……………………………089
三 动机失灵:行政控制下的理性人缺乏主动服务社区的动机………………………093
四 能力失灵:除了行政控制、物质刺激,还能凭藉什幺动员社区…………………096
第二节 物业失灵:缺乏约束的市场大鳄……………………………………………………100
一 物业公司是一类特殊的市场主体:与社区治理紧密相连…………………………101
二 缺乏约束的物业公司可能成为侵害社区利益的市场大鳄…………………………102
三 在社区中,物业公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107
第三节 业主委员会失灵:公民素质与民主制度……………………………………………110
一 物业冲突是业委会筹建的动因………………………………………………………111
二 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过程很艰难………………………………………………………113
三 业主委员会成立后,运作依然艰难…………………………………………………119
第五章 U+B结构:构建现代社区的操作化思路 …………………………………………………122
第一节 “U+B结构”的引出 …………………………………………………………………122
第二节 “U+B结构”之一:政府与社区草根组织的双轴关係 ……………………………125
一 从理论上看政府与社会的关係………………………………………………………127
二 从实证来看政府对社区草根组织发育的影响………………………………………130
第三节 “U+B结构”之二:专业机构带动社区草根组织的发展 …………………………141
一 乐龄合作社:通过扶持草根小组构建社区文化生活………………………………141
二 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帮助社区实现有效治理…………………………………150
第六章 现代社区利益代言人的候选:社区基金会………………………………………………154
第一节 社区基金会:基于社区治理现实需求的设计………………………………………154
一 治理主体的动机、机会(成本)、能力问题………………………………………155
二 社区民众民主能力问题………………………………………………………………158
三 与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关係问题………………………………………………………158
第二节 社区基金会的历史、特点及法人资格………………………………………………160
一 社区基金会的历史……………………………………………………………………160
二 社区基金会的特点……………………………………………………………………162
三 社区基金会的性质……………………………………………………………………163
四 社区基金会的法人资格………………………………………………………………164
第三节 有机生长:社区基金会构建路径的现实选择………………………………………164
一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一步:构建一个有专业服务能力的NGO ……………………166
二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二步:NGO的品牌项目转为专项基金 ………………………167
三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三步:专项基金转变为社区基金会…………………………168
第七章 新型社区中的共同体成分…………………………………………………………………170
第一节 两种社区治理方式的对比性反思……………………………………………………170
第二节 现代共同体的新型基础………………………………………………………………171
一 文体活动………………………………………………………………………………172
二 公益慈善………………………………………………………………………………173
三 社区服务………………………………………………………………………………174
四 现代互助………………………………………………………………………………174
第三节 共同体的新型形式……………………………………………………………………175
一 组织化的共同体………………………………………………………………………175
二 组织化的共同体:牵涉出相应的运作技术事项……………………………………177
三 组织化共同体的扩展存在……………………………………………………………179
四 如何看待社区“空壳化”……………………………………………………………180
第四节 共同体的新型内容……………………………………………………………………181
一 “人”,还原为其本身………………………………………………………………181
二 普遍关係取代了特殊关係……………………………………………………………181
三 公民社会性成分………………………………………………………………………182
四 社区组织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道路…………………………………182
第五节 现代社区的结构………………………………………………………………………183
一 两个序列的分离………………………………………………………………………184
二 分离之后的共同体成分………………………………………………………………184
三 对人性的强调进入治理性的空间……………………………………………………184
四 共同体需求的满足场所也是社区服务的提供场所…………………………………185
五 将社区的需求格局完善………………………………………………………………186
参考文献………………………………………………………………………………………………187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