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社区治理路径
《城市社区治理路径》是2010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毅旭。
基本介绍
- 书名:城市社区治理路径
- 作者:赵毅旭
- ISBN:7561448899, 9787561448892
- 页数:248页
-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6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32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 条形码:9787561448892
- 尺寸:20.6 x 14.4 x 1.4 cm
- 重量:381 g
内容简介
《城市社区治理路径》内容简介:2004年以前,赵毅旭先生是一名基础教育行政管理者,他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2004年以后,赵毅旭先生成为一名活跃在市、县、乡机关的基层干部,主动开始接触系统的公共管理学知识,用他的话说就是“为了做一名勤于思考的基层干部”。于是,我便与这位“勤于思考的基层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2008年3月,在我讲授的公共管理学进行课堂互动讨论时,赵毅旭在小组发言中介绍了“社区成员主体”和“社区治理主体”两个概念,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在现今的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基本社会单元的社区,其成员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户籍居民,而应当包括在社区这个区域时空範围内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一切个体:户籍居民、辖区单位、流动人口和那些与社区发生关係的所有组织和个人。正是因为成员主体的多元化认识,由此衍生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以一级小政府形态出现的社区组织已经不能完全实现社区治理这一任务,需要更多社区治理主体的广泛参与,比如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团活动等。
作者简介
赵毅旭,男,教育学硕士。先后从事过中学教师、政府秘书、乡镇干部、党务工作者等工作。长期从事乡村教育和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实践与研究。
媒体评论
面对样一名勤于思考的基层干部,我很认可他的治学精神,也很认可他的务实作风,同时也很认可他的这部实践探索与研究成果。所以,我愿意向从事公共管理特别是社区治理研究的学者、向从事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基层干部推荐这本书,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大家一些思考启发和工作参考。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教授 杨静光
以文献综述、实践综述、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把自己从事和思考这项工作_的读书笔记、分析理解、思考判断和实践成果梳理和汇总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些极有价值的工作实践式理论视点,力求能帮助釐清一些争议观点,理出一些可以操作的实践路径来。
——城市社区治理基层工作者 赵毅旭
目录
第一章 城市社区治理文献综述
一、治理理论
二、城市社区治理
三、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实践概述
第二章 社区成员主体与社区治理主体理论
一、理论背景:基于对城市社区属性的再认识
二、理论创新:关于社区成员主体与治理主体理论
三、理论延伸:社区成员主体理论下的城市社区社会结构特点
四、理论延伸:社区治理主体理论下城市社区治理的目标任务
五、实践路径: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选择
第三章 重组城市社区治理组织架构
一、国内城市社区治理组织架构重组情况综述
二、国内城市社区治理组织架构重组后运行机制综述
三、城市社区治理组织架构重组探索方向
第四章 转变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方式
一、城市社区党的领导方式的现实难题
二、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的基本原则
三、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的三大资源优势分析
四、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
第五章 构建区域化生活共同体
一、区域化生活共同体
二、区域化生活共同体的参与对象
三、构建区域化生活共同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构建区域化共同体的可行之路
第六章 扩大协商式民主参与
一、协商式民主参与理论
二、协商式民主参与的实践特徵
三、协商式民主参与的现实问题与工作瓶颈
四、协商式民主参与的实现路径
第七章 分离社区自治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
一、社区自治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
二、分离社区自治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现实问题
三、城市社区自治服务发展的可能路径
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可能路径
第八章 探索社区工作準入制度
一、社区工作準人制度
二、社区工作準入制度的实践意义
三、社区工作準入的基本特徵
四、探索社区工作準人制的可能空间
第九章 观察与展望
一、实现“政社分设”,调整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组织架构
二、实现“共建共享”,整合城市社区治理的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
三、实现“有序参与”,畅通和对接城市社区民众利益诉求与表达
四、实现“市场运行”,最佳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和分享机制
五、实现“小社区大治理”,让社区治理空间有服务效能和治理实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