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色小镇
农业特色小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农业特色小镇
- 外文名: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own
定义
农业特色小镇是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託,结合绿色生态、美丽宜居、民俗文化等特徵,打造具有明确的特色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旅游功能的“宜居、宜商、宜业、宜养、宜游”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平台。它是通过整合农业、城镇、科技、文化、创新等要素,构建“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农旅双链协同发展的综合体,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平台,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形态特徵
- 彰显特色的现代农业。农业型特色小镇就是立足农业主题,发挥各地的资源稟赋、比较优势、独特魅力,运用现代产业理念打造大农业的产业形态。
- 融入文化元素。农业型特色小镇可以依託农耕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传统农耕技术与生产工具、农耕风俗、格言谚语、乡村文学做体验式旅游开发和展示。
- 兼具旅游功能。农业型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往往通过体验式採摘、观赏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身、商务旅游等形态展现,旅游功能的开发,会涉及旅游产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 基础设施完备。特色小镇水、电、气、暖、网等一应俱全,还需要有与现代生态农业相匹配的生产设施。同时,其还配置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 环境和谐宜居。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镇区环境优美,乾净整洁,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小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
建设路径
1. 立足农业挖掘特色。农业型特色小镇必须围绕“农”细分市场、差异化定位、提炼主题,根植于地方独特魅力或新颖富有创意的开发主题。挖掘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立足各地区的资源稟赋和发展基础。
2. 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首先要让农业“接二”,即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其次要让农业“连三”,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农业生态旅游放大现代的多重效应。
3. 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农业型特色小镇需要将文化创意嵌入农业生产、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点和着力点,将科技创意、包装创意、栽培创意等手段转化为实物产品,
4. 叠加旅游功能。立足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区位、产业、生态、文化等独特优势定位旅游主题,配套建设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各环节旅游设施,旅游功能的发挥对吸引游客、延长农业产业链、农民增收链效应显着。
意义
通过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将提升乡镇服务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生活条件,使农民在农村就能享受到都市现代化的人居环境,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促进改善社会、政治、政策环境,促进区域社会全面发展。
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大数据科学分析、服务线上与线下结合、有线与无线结合,发挥政务服务各领域的协同管理作用,协助政府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提高综合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