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普通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

普通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

普通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

《普通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是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突出高职高专食品类、农林类、生物技术类等各专业的特点,着重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阐明了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係,强化实验技能的训练。理论部分内容包括绪论,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旋光异构,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含氮化合物,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硷,脂类,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十六章。各章前有“学习目标”,章节后除附有习题外,还编写有“阅读材料”内容,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及时複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实训部分设计了12个实训,涉及实训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合成、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食品类、农林类、生物技术类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学生、教师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基本介绍

  • 书名:普通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255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李靖靖 李伟华
  • 出版日期:2008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22030948

内容简介

《普通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的有关精神,在认真研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徵的基础上编写的。其建设宗旨是从根本上体现以套用性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满足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全书共十七章,着重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阐明了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係,强化实验技能的训练。《普通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可供高职高专食品类、农林类、生物技术类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学生、教师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一、有机化合物
二、有机化学
三、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係
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一、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二、化合物的纯度检验
三、化合物的元素分析
四、化合物分子结构式的确定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饱和烃
第一节 烷烃
一、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
二、烷烃的命名
三、烷烃的性质
四、重要的烷烃

第二节 环烷烃
一、环烷烃的结构和命名
二、环烷烃的性质
【阅读材料】沼气——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再生能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不饱和烃
第一节 单烯烃
一、烯烃的结构
二、烯烃的命名
三、烯烃的性质
四、诱导效应与马氏加成规则的解释
五、重要的烯烃——乙烯

第二节 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
二、炔烃的性质

第三节 二烯烃
一、二烯烃的分类与命名
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三、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 萜类化合物
一、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
【阅读材料】“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芳香烃
第一节 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
一、芳香烃的分类
二、芳香烃的命名

第二节 单环芳烃的结构
第三节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一、取代反应
二、氧化反应
三、加成反应

第五节 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
一、两类定位基
二、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三、定位规律的套用

第六节 稠环芳烃
一、萘
二、蒽、菲

第七节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阅读材料】苯结构的发现——猜想和假设的
科学方法在化学科学中的套用
致癌芳香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旋光异构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
一、物质的旋光性
二、比旋光度
三、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係

第二节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一、对映体
二、构型表示法
三、构型标记法

第三节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一、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化合物
的旋光异构
二、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阅读材料】光学活性异构体的发现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卤代烃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一、卤代烃的分类
二、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三、卤代烃的命名
第二节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卤代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取代反应
二、消除反应(去卤化氢反应)
三、与金属镁反应—格利雅试剂的生成

第四节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一、乙烯基型和苯基型卤代烃
二、烯丙基型和苄基型卤代烃

第五节 重要的卤代烃
一、三氯甲烷
二、四氯化碳
三、二氟二氯甲烷
四、四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
五、氯乙烯和聚氯乙烯
六、氯苯
七、苄基氯(苄氯)
【阅读材料】氟里昂与地球环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七章 醇、酚、醚
第一节 醇
一、醇的分类和构造异构
二、醇的命名
三、醇的物理性质
四、醇的化学性质
五、重要的醇

第二节 酚
一、酚的分类和命名
二、酚的性质
三、重要的酚

第三节 醚
一、醚的分类和命名
二、醚的物理性质
三、醚的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醚
【阅读材料】乙醇汽油的发展现状和
意义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八章 醛和酮
第一节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二、命名

第二节 醛和酮的性质
一、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二、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醛和酮的重要化合物
一、甲醛
二、乙醛
三、丙酮
四、环己酮
五、苯甲醛
【阅读材料】黄鸣龙改良还原法—有机化
学史上迄今唯一用中国人名字
命名的反应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 羧酸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二、羧基的结构
三、羧酸的性质
四、羧酸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
一、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阅读材料】反式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章 取代酸
第一节 羟基酸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二、羟基酸的性质
三、生物体内重要的羟基酸

第二节 羰基酸
一、羰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二、羰基酸的性质
三、乙醯乙酸乙酯
【阅读材料】阿司匹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 胺
一、胺的分类和命名
二、胺的性质

第二节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一、芳香族重氮盐
二、偶氮染料与指示剂

第三节 其他含氮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
二、腈类化合物
【阅读材料】红酒与生物胺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二章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含硫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磺酸及其衍生物
一、磺酸
二、磺酸的衍生物

第三节 含磷有机化合物
一、磷化物的分类
二、命名
【阅读材料】有机磷农药中毒处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硷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及
结构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二、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一、吡咯、呋喃和噻吩
二、吲哚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一、吡啶
二、喹啉与异喹啉

第四节 生物硷
一、生物硷概述
二、生物硷的提取方法
三、生物硷的重要化合物
【阅读材料】警惕生物硷中毒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四章 脂类
第一节 油脂
一、油脂的存在和用途
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三、油脂的物理性质
四、油脂的化学性质
五、肥皂和表面活性剂

第二节 类脂化合物
一、磷脂
二、蜡
三、甾族化合物
【阅读材料】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生理
功能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五章 糖类
第一节 单糖
一、单糖的结构
二、单糖的性质
三、单糖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节 二糖
一、概述
二、还原性二糖
三、非还原性二糖

第三节 多糖
一、澱粉
二、糖原
三、纤维素
四、果胶质
【阅读材料】为什幺要少吃食糖?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六章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一节 α胺基酸
一、胺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二、胺基酸的性质

第二节 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分类
三、蛋白质的结构
四、蛋白质的性质

第三节 核酸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二、核酸的结构
三、核酸的生物功能
【阅读材料】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十七章 实训项目
实训一 熔点的测定技术—用毛细管法测定苯甲酸的熔点
实训二 普通蒸馏及沸点的测定技术—常量法测乙醇的沸点
实训三 乙酸乙酯的製备
实训四 乙醯苯胺的製备
实训五 己二酸的製备
实训六 苯甲酸的製备
实训七 茶叶中咖啡硷的提取
实训八 醇、酚、醚的性质
实训九 醛和酮的性质
实训十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实训十一 胺和醯胺的性质
实训十二 糖的性质
参考文献

序言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在不断改革完善。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工程专业、农林牧专业、化工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等对《有机化学》内容的改革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院校做了一些教改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有关精神,在认真研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徵的基础上编写的。本教材的建设宗旨是从根本上体现以套用性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满足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教材内容做了如下改革:教材内容中的理论知识遵循“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同时重视化学实验操作及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套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依据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贯彻职业需求导向的原则;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加入了实际案例、操作技能的论述,实现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的协调统一,充分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实践性;考虑多岗位需求和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注重新知识、新技术在教材中的套用,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为了便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各章前面有“学习目标”,章节后面除附有习题外,还编写有“阅读材料”内容,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及时複习和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教材由中州大学李靖靖、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李伟华担任主编,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陶玉霞、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王红梅、滨州职业学院王立新担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李靖靖(第一章、实训一、实训二),李伟华(第三章、第十四章、实训八、实训九),陶玉霞(第四章、第五章、实训三、实训四、实训五、实训六),王红梅(第十章),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谭书贞(第十一章),中州大学时憧宇(第二章、实训七、实训十、实训十一、实训十二),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王霞(第六章、第七章),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陈新华(第八章、第九章),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王文哲(第十二章、第十三章),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沈泽智(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全书由李靖靖、李伟华负责统稿,陶玉霞、王红梅、王立新参加了统稿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及各编者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教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竭诚欢迎全国同行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普通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