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姚映钦主编书籍)
《有机化学》是200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姚映钦,页数:496页
基本介绍
- 书名:有机化学
- 作者:姚映钦 主编
- ISBN:978-7-122-03115-0
- 页数:496页
- 出版时间:2008年9月
- 装帧:平
- 开本:16
- 版次:1版1次
内容简介
本书按官能团分类,採用脂肪族和芳香族混编体系,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反应为基础,突出结构与性质的关係,将各类有代表性的有机物的结构特徵、反应规律和反应机理紧密地结合起来讨论。对成熟的电子理论、空间效应、共振论作了相应的介绍。在内容上进行了整合,把烷烃、环烷烃合併为饱和烃一章;烯烃、二烯烃和炔烃合併为不饱和烃一章;加强了光谱分析的内容,除专章集中介绍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外,各章还具体介绍了各类化合物的光谱性质,引进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和成功实例,在有关章节中增加了一些与各类专业有关的化学知识。各章后面附有习题,书末附有习题参考答案。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材料、生物、环境、製药、农林、畜牧和医学等各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材使用,亦可供自学考试者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1
1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
121结构上的特点1
122性质上的特点2
13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价态和共价键的
性质2
13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价态2
132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的性质4
14有机化合物的构造式、反应的基本类型
和反应方程式7
141有机化合物的构造式7
142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8
143有机反应方程式10
15有机活性中间体10
151自由基10
152碳正离子11
153碳负离子11
16活化能与过渡状态12
17有机化学中的酸硷理论12
171阿伦尼乌斯酸硷理论12
172布朗斯特质子理论12
173路易斯电子对理论13
18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和分类14
181有机化合物的来源14
18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4
19有机化学的展望15
习题16
第2章饱和脂肪烃19
21烷烃、环烷烃的概念和命名19
211烷烃和环烷烃的概念19
212烷烃的命名19
213环烷烃的命名22
22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23
221烷烃的结构23
222环烷烃的结构24
23烷烃和环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25
231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25
232环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27
233构象与理化性质的关係31
24烷烃和环烷烃的来源和製法33
241烷烃和环烷烃的天然来源33
242烷烃的製法34
243环烷烃的製法34
25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35
251烷烃的物理性质35
252环烷烃的物理性质37
26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37
261卤代反应及自由基反应机理37
262氧化反应41
263裂化和氢化43
264异构化反应43
265小环的加成反应44
27几种常用的烷烃45
271石油醚45
272石蜡45
273凡士林45
274液化石油气45
小知识石油炼製与石油化工46
习题46
第3章不饱和烃49
31不饱和烃的定义和分类49
32不饱和烃的结构49
321烯烃的结构49
322炔烃的结构50
323碳原子的sp3、sp2和sp三种杂化
状态的比较51
33不饱和烃的命名51
331衍生物命名法52
332系统命名法52
34不饱和烃的同分异构现象53
341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53
342二烯烃和多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55
343环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56
344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57
35不饱和烃的来源和製法57
351烯烃的来源和製法57
352共轭二烯烃的製法58
353炔烃的製法58
36不饱和烃的物理性质58
37不饱和烃的化学性质59
371加成反应60
372氧化反应73
373聚合反应75
374烯烃α氢原子的反应77
375炔烃的酸性79
38烯烃是重要的工业原料81
39乙炔的製法和用途82
310共轭二烯烃83
3101二烯烃的分类83
3102共轭二烯烃的结构83
3103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84
3104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87
习题91
第4章芳烃95
41芳烃的分类、构造异构和命名95
411单环芳烃95
412多环芳烃96
42苯分子的结构97
421价键理论98
422分子轨道理论98
423共振论简介99
43芳烃的来源及製法100
431煤的乾馏100
432从石油裂解产品分离100
433石油的芳构化101
44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101
45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101
451取代反应102
452加成反应105
453氧化反应106
46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106
47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108
471两类定位基108
472定位规律的解释109
473定位规律的套用112
48重要的单环芳烃113
481苯113
482甲苯113
483二甲苯113
484苯乙烯113
49多环芳烃114
491联苯114
492萘114
493蒽118
494菲118
495致癌烃119
410非苯芳烃119
4101休克尔规则119
4102非苯芳烃120
小知识Ⅰ离子交换树脂121
小知识Ⅱ稠环芳烃树脂和有机磁性材料123
习题123
第5章对映异构127
51偏振光的产生和套用127
511偏振光的产生127
512旋光度和比旋光度127
52有机化合物的手性和对称因素128
521手性128
522对称因素129
53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体130
531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
构体130
532构型的表示和标记法130
533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体133
534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134
54碳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135
55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体135
551丙二烯型的旋光异构135
552联芳烃类的对映异构135
56含有其他手性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
构体136
57对映体的生物活性136
58手性有机化合物的製法137
581外消旋体的拆分137
582不对称合成138
习题139
第6章卤代烃141
61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141
611卤代烃的分类141
612卤代烃的命名141
62卤代烃的製法143
621烃类的卤化143
622由醇製备143
6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43
64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44
641亲核取代反应144
642消除反应145
643与金属的反应146
65亲核取代反应机理147
651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147
652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147
653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148
66消除反应机理150
661双分子消除反应150
662单分子消除反应151
663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的
竞争151
67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152
671乙烯型卤代烯烃152
672烯丙型卤代烯烃153
673卤代芳烃芳环上的亲核取代
反应154
68重要的卤代烃155
习题155
第7章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套用159
71光谱分析概述159
711光谱形成的基本原理159
712光谱分析的分类159
713能量约束原理与选律160
714分子吸收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原理160
72紫外光谱(UV)161
721紫外光谱的形成161
722紫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
的表征161
72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162
724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
分析中的套用163
73红外光谱(IR)164
731红外光谱的形成164
732原子的振动模式165
733振动频率与红外活性165
734拉曼活性与红外活性166
735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自由度167
736红外吸收谱带168
737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徵红外
光谱173
738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
表征及在分子结构分析中的
套用173
74核磁共振谱(NMR)176
741核磁共振原理176
742逆磁效应与化学位移177
7431HNMR核磁共振谱的形成178
744自旋偶合与谱线裂分178
745影响1HNMR谱化学位移的
因素179
7461HNMR谱对有机分子结构的
表征和在分子结构分析中的
套用181
7471HNMR谱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
综合分析中的重要作用182
74813CNMR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
(EPR)185
习题186
第8章醇、酚、醚188
81醇188
811醇的结构和分类188
812醇的构造异构和命名189
813醇的製法189
814醇的物理性质191
815醇的光谱性质192
816醇的化学性质193
817二元醇198
818重要的醇200
819硫醇202
82酚202
821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02
822酚的製法204
823酚的物理性质205
824酚的光谱性质205
825酚的化学性质206
826重要的酚210
83醚211
831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211
832醚的製法212
833醚的物理性质213
834醚的光谱性质214
835醚的化学性质214
836重要的醚216
84冠醚218
841冠醚的命名218
842冠醚的合成和性质218
85硫醚219
851硫醚的结构和命名219
852硫醚的性质219
853硫醚的製法220
854芥子气220
小知识涂料220
习题221
第9章醛、酮、醌225
91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25
911醛、酮的结构225
912醛、酮的分类225
913醛、酮的命名226
92醛和酮的製法227
921炔烃的水合227
922羰基合成227
923芳烃的傅瑞德尔克拉夫茨醯基化
反应227
924醇的氧化和脱氢227
93醛和酮的物理性质228
94醛和酮的光谱性质229
941醛的光谱性质229
942酮的光谱性质230
9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231
951亲核加成反应231
952与氨衍生物的反应235
953α氢原子的活泼性236
954氧化反应239
955羰基的还原239
956康尼扎罗反应241
957柏琴反应242
958麦可加成242
96重要的醛和酮243
97醌的结构243
98醌的化学性质244
981加成反应244
982狄尔斯阿尔德反应244
983氧化还原平衡245
984磺化反应245
985自由基捕捉剂246
小知识混凝土减水剂246
习题248
第10章羧酸及其衍生物252
101羧酸252
1011羧酸的构造、分类和命名252
1012羧酸的製法253
1013羧酸的物理性质254
1014羧酸的光谱性质255
1015羧酸的化学性质257
1016重要的羧酸260
102羧酸衍生物262
1021羧酸衍生物的构造和命名262
1022羧酸衍生物的製法263
1023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265
1024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266
1025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267
1026蜡和油脂272
1027碳酸衍生物274
小知识有机阻燃材料276
习题277
第11章双官能团羧酸及其衍生物280
111羟基酸280
1111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280
1112羟基酸的製法281
1113羟基酸的物理性质282
1114羟基酸的化学性质282
1115重要的羟基酸284
112羰基酸285
1121羰基酸的分类和命名285
1122重要的羰基酸285
113乙醯乙酸乙酯288
1131乙醯乙酸乙酯的性质288
1132乙醯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
套用288
114丙二酸二乙酯289
115其他活泼亚甲基化合物290
1151克内费纳格尔缩合反应290
1152麦可加成反应291
小知识二元羧酸酯的高聚物材料291
习题293
第12章含氮化合物295
121硝基化合物295
1211硝基化合物的构造、分类和
命名295
1212硝基化合物的製法295
1213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96
1214硝基化合物的光谱性质296
1215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98
122胺299
1221胺的分类和命名299
1222胺的结构301
1223胺的製法302
1224胺的物理性质303
1225胺的光谱性质304
1226胺的化学性质305
1227季铵盐和季铵硷310
123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311
1231芳香族伯胺的重氮化反应312
1232重氮盐的化学性质312
1233偶氮化合物315
1234碳烯316
124腈317
1241腈的构造和命名317
1242腈的性质317
1243丙烯腈318
125重要的含氮化合物318
1251乙二胺318
1252己二胺319
1253苯胺319
小知识Ⅰ表面活性剂和相转移催化剂319
小知识Ⅱ黏合剂320
习题321
第13章杂环化合物324
13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324
1311音译命名法324
1312系统命名法325
132五元杂环化合物325
1321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结构326
1322呋喃、噻吩和吡咯的性质327
1323糠醛的製法与套用329
133六元杂环化合物331
1331吡啶331
1332喹啉333
134生物硷335
1341生物硷的概念335
1342生物硷的性质336
1343重要的生物硷336
小知识有机发光材料337
习题339
第14章碳水化合物341
141单糖341
1411葡萄糖的结构342
1412果糖的结构346
1413单糖的化学性质347
1414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350
142低聚糖351
1421蔗糖351
1422麦芽糖352
1423纤维二糖352
1424乳糖353
143多糖353
1431澱粉353
1432纤维素355
1433糖原356
小知识Ⅰ环糊精357
小知识Ⅱ超分子化学357
习题358
第15章胺基酸、蛋白质和核酸360
151胺基酸360
1511胺基酸的构造、分类和命名360
1512胺基酸的构型362
1513胺基酸的製法362
1514胺基酸的性质363
1515重要的胺基酸365
152多肽366
1521多肽的分类和命名366
1522多肽结构的测定367
1523多肽的合成369
153蛋白质370
153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及其分类370
1532蛋白质的结构371
1533蛋白质的性质372
1534蛋白质的功能373
154核酸374
1541核酸的组成和结构374
1542DNA的结构及其功能375
1543RNA的结构及其功能376
习题377
第16章元素有机化合物378
161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含义、分类和
命名378
1611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含义和分类378
1612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378
162有机硅化合物379
1621硅的成键特徵379
1622有机硅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及
反应380
1623有机硅烷偶联剂383
163有机磷化合物385
1631有机磷化合物的製法385
1632有机磷化合物的性质386
1633有机磷的生化作用388
164有机硫化合物389
1641有机硫化合物的分类389
1642有机硫化合物的製备390
1643有机硫化合物的性质391
165有机钛化合物394
1651有机钛化合物的分类394
1652原钛酸酯的製法和性质395
1653钛酸酯偶联剂395
习题398
第17章有机合成400
171有机合成的意义400
172有机合成设计400
1721有机合成设计基础400
1722基本碳骨架的建立403
1723导向基的使用405
1724保护基的使用407
1725反应选择性的利用407
1726立体化学的控制408
1727运用逆合成法的有机合成设计
示例409
173绿色化学和有机合成410
1731基本概念410
1732绿色有机合成设计412
习题416
第18章高分子化合物418
18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418
182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418
183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419
184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420
1841相对分子质量大、具有多分
散性420
1842複杂的分子链型421
1843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与良好的机械
强度421
1844良好的绝缘性能421
185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係421
1851两种基本结构及其性能特点421
1852高分子化合物的聚集状态421
186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422
1861加聚反应422
1862缩聚反应424
187高聚物的化学反应424
1871聚合度不变的反应425
1872聚合度增大的反应425
1873聚合度减小的反应426
188功能高分子材料427
1881吸附树脂427
1882螯合树脂428
1883离子交换纤维428
1884高分子催化剂428
1885导电高分子材料429
1886纳米高分子複合材料429
习题429
习题参考答案431
附录中英文对照辞彙477
参考文献485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有机化学(姚映钦主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