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汉字学
外向型汉字学,就是以汉字理论解构或解析外国文字形成的学术体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外向型汉字学
- 归类:学术体系
- 提出人:C.J.BALL
- 时间:1913年
外延
应该说,最早这样做这种尝试的并非中国人,而是一位英国学者,名字是C.J.BALL,他在百年前的1913年写了一本书《汉字与苏美尔字》(《Chinese and Sumeriam1913》),认为中国文字来源于苏美尔文字,虽然该书的主旨是错误的,但这本书首先使用汉字六书对苏美尔文字这种外国文字进行了解析,使汉字六书的适用範围第一次延伸至外国同类文字的解析领域。
其后中外许多文字学家步C.J.BALL后尘加入了这种探索的行列,并成功解析了埃及圣书字、美洲玛雅字、苏美尔表形字等一系列不同语言和地狱的文字,但无人把汉字六书套用于解析解构字母文字
参考
参见《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世界文字发展史》)。
把汉字六书的适用範围延伸至字母文字的是中国学者袁立。他于1998年发表《告别纯表音说-用汉字六书解析字母文字》(汉字文化1998年4期),首次把汉字六书延伸至字母文字解析领域。其后发表《字母文字与汉字同构象形论》(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2期)、《字母文字象形论史证钩沉》(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2期)等一系列文章,2000年发表首部外向型汉字学专着《ENGLISH说文解字》,并于2003年发表《外向型汉字学原理-用汉字解构理论构造世界文字学的途径》,正式提出了“外向型汉字学”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