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孙优贤

孙优贤

孙优贤

孙优贤,1940年12月23日出生于浙江诸暨,工业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名誉院长。

1963年孙优贤从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修;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8年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2013年被聘任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名誉院长。

孙优贤长期从事複杂工业过程建模、控制与最佳化,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大型装备自动化成套系统,鲁棒控制理论及套用等领域的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孙优贤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浙江省诸暨市
  • 出生日期:1940年12月23日
  •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代表作品:《自动控制原理》、《控制工程手册》
  •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40年12月23日,孙优贤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的僱农家庭,兄弟姐妹五个,孙优贤排行老小。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年幼的他也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放牛、赶鸭子等。
1953年7月,孙优贤以第七名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1955年更名为杭州第四中学)。
1956年7月,孙优贤保送进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1959年9月,孙优贤进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学习。
1963年9月,孙优贤从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1982年6月至1988年6月)、教授(1988年6月晋升)、博士生导师(1991年6月晋升)。
1984年,孙优贤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修(至1987年)。
1995年,孙优贤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控制理论与技术)。
1996年,孙优贤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2007年,孙优贤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3年5月29日,孙优贤被聘任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孙优贤针对複杂工业系统的高度不确定性、高度非线性、高度关联性、特大纯滞后和信息不完全性等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系统建模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线上最佳化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容错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综合自动化技术,并在大型工业装置中得到成功套用,初步建立了现代控制工程的方法论体系。
孙优贤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造性地解决了製浆、造纸、生物化工等大型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体总体设计中的重大关键技术,成功地研製了Supcon 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汇流排控制系统、Suny TDCS9200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以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体平台和软体平台,并实现了产业化。
截至2007年,孙优贤在製浆造纸、生物化工自动化工程领域,针对大型企业的各个生产过程,建立了24种动态数学模型,开发了25种高级控制算法,18种计算机控制系统,研製了6种造纸专用仪表和12个软测量软体,并在20多个省市推广套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 学术论着
截至2018年4月,孙优贤出版专着、编着18部,被SCI、EI收录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
2018.01
《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报告》
孙优贤,于海斌编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01
《中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报告》
孙优贤,陈杰编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11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辅导 知识精粹
习题详解 考研真题》
孙优贤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02
《控制工程手册 上》
孙优贤等编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02
《控制工程手册 下》
孙优贤等编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01
《智慧型自动化促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
孙优贤,吴澄,王天然编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06
《自动控制原理》
孙优贤,王慧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06
《自动控制系统》
孙优贤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9
《工业过程控制技术 套用篇》
孙优贤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08
《过程控制科学技术与套用-
第19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
孙优贤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01
《工业过程控制技术 方法篇》
孙优贤,褚健编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01
《工业过程控制技术 套用篇》
孙优贤,邵惠鹤编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09
《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
周东华,孙优贤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03
《容错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葛建华,孙优贤着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3.08
《造纸过程建模与控制》
孙优贤等着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8.11
《工业过程模型化及控制 中国自动化学会
首届过程控制科学报告会论文集 1987》
孙优贤,钱积新主编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2.11
《自动调节系统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孙优贤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2.05
《锅炉设备的自动调节》
孙优贤,孙红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4月,孙优贤先后主持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计画、国家科技攻关计画、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50余项科研项目。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2016年
高安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2013年
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套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6年
全集成新一代工业自动化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EPA实时工业乙太网技术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4年
大型造纸厂生产过程建模、控制与最佳化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製浆造纸过程的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
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0年
现场汇流排控制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2000年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套用理论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
大型造纸厂生产过程计算机最佳化控制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
SUPCON JX-100集散控制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人才培养

2000年,孙优贤指导的博士生宋东平的毕业论文《不可靠製造系统的最优反馈控制策略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的博士生邓瑞龙的毕业论文《智慧型电网配用电信息接入与负载调度研究》获得浙江大学2013--2014学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指导的博士生孟文超的毕业论文《面向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获得浙江大学2014--2015学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指导的博士生贺诗波的毕业论文《无线感测器网路覆盖理论与资源最佳化研究》获得2014年CAA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範
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人民教师奖章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0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2016年6月
浙江大学竺可桢奖
2017年9月
浙江省杰出创新人才奖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1989年09月至1993年11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1993年11月至1997年10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
1997年10月至2002年09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1998年01月至2003年01月
第九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2年09月至2008年12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2002年至2007年
中国民主同盟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中央委员
2003年01月
第十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2013年12月至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特聘顾问、荣誉理事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副理事长
中国化工学会自动化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製浆造纸委员会副主席
北京化工大学双聘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双聘院士

个人生活

孙优贤在杭州初级中学求学期间与黄丽明同窗共读,之后两人成为人生伴侣,他的岳父黄觉寺先生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人物评价

孙优贤在中国国内成为公认的製浆、造纸自动化的开拓者。他在现代控制工程技术领域成就卓着,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中国工业过程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等两个重大专项,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推动中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孙优贤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