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由着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创立于1952 年,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

由于50年代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而当时全国的力学专业仅此一家,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得到了校方、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教学实验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到1965年,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已经形成90多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组建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与一般力学三个教研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 英文名:Department of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Peking of Beijing University
  • 创办时间:1952 年
  •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 现任系主任:段慧玲

基本简介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由着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创立于1952 年,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
自创立之日起,以周培源为代表的一大批着名学者,如:钱敏、吴林襄、叶开沅、陈耀松、董铁宝、王仁、周光炯、孙天风等为北大力学的创立付出了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奠定了北大力学系发展的坚实基础。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在教学、科研和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做出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贡献;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力学与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已经成为科技、教育、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力学与其它方面的专家学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15 位校友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力学与工程科学係为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设定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是国家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1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力学),1 个教育部一级重点学科(力学)、3 个二级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力学学科下设8 个博士点,分别为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力学系统与控制、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先进材料与力学。还拥有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以及2个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
“理论与套用力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弹性力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还与“湍流与複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共建,促进学科交叉前沿研究。

历史沿革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创立。北京大学力学专业从创立之日起,迅速荟萃了一批中华民族力学界的精英,奠定了北京大学力学学科的基础。周培源、钱敏、吴林襄、叶开沅和陈耀松等中国力学界前辈先后从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等院校来到北京大学力学专业主持工作,开设与承担力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庄逢甘、陆士嘉、钱伟长、郑哲敏、胡海昌、林鸿荪等也先后来到力学专业授课或兼职。
董铁宝、王仁、周光炯、孙天风先生等爱国学者先后从美国等国家毅然回国,投身到北京大学力学专业的创业中。钱学森先生、郭永怀先生回国后,也来校指导工作、培养青年教师,他们对力学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设定和师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周培源先生建议并筹划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的建立;主持研究力学专业的办学方向、力学人才的培养模式等重要原则问题;倡导并培育了强调基础理论、重视实验研究、理论联繫实际等优良学风;主持并开拓了湍流研究的学术方向。
由于50年代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而当时全国的力学专业仅此一家,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得到了校方、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教学实验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国内第一座较大型的低速风洞于1958年10月1日在力学专业建成并试运行成功。文革前,中国自行研发的新的飞机机型大多在此风洞做过模型试验。当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的激波管和六十年代初设计加工的我国第一座激波风洞,不仅对本专业教学与科研,而且对国防科工事业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作了出贡献。到1965年,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已经形成90多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组建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与一般力学三个教研室。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回响当时“三线建设”规划的需要,北京大学校方于1969年10月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与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一起迁到陕西汉中地区。北京大学汉中分校(653分校)力学繫于1972年成立。
汉中分校的科研教学条件远非学校本部可比,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对力学系的科研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如此困难的客观条件下,力学系的教职员工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办了一系列的进修班与短训班;进行了以大型冷却塔的应力分析程式开发为代表(此项目由武际可主持,到2002年为止中国大陆所有的火力发电站的冷却塔的应力分析均由该程式完成)的一系列科学与工程研究。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北京大学汉中分校于1978年底迁回北京,原校舍由陕西汉中工学院接管。1979年3月24日,北京大学力学系成立。
这段时间里,力学系的工作逐步走入正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成立;湍流研究室、环境流体研究室、工程科学教研室、测试分析室、计算力学与套用数学教研室、计算流体研究室、非线性科学中心以及力学研究所等一系列学术研究机构先后成立。
1988年,北京大学力学系的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1990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00万美元在北京大学筹建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勛刚教授为首届主任,庄逢甘院士为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年,北京大学力学系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5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更名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首届工程结构分析专业本科生于1996年入学,随后工程力学博士点建立。
1995年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1998年后,佘振苏教授、陈十一教授先后应聘为长江计画特聘教授和实验室负责人。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实验室改名为湍流与複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1年,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被确定为教育部重点学科。
2004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新增研究生专业正式招生。
2004年,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湍流与複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系室共建。
2006年3月,北京大学校方发布通知,宣布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整体併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并改名为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2013年2月,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力学学科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学科并列第一。
2013年9月,更名为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六十多年来,先后在我系工作的教职工有450多人、博士后100多人;学习的本科生3200多人、硕士研究生900多人、博士研究生300多人。

师资力量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杰出人才培养的基础,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拥有一支重视基础教学,治学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目前,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画”学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 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5 人,“青年千人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他们均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

校企合作

目前,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与多所国际着名大学及研究机构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关係,并与国内外着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合作关係,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及国内外交流机会。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每年有多种由国家、国内外着名企业提供的奖学金,并以助学金、贷款、补助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发展目标

在新的时期里,我们将弘扬和发展北京大学的力学学科优势,积极推进“国家理科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加强湍流理论、计算、实验、複杂流动、複杂材料力学、多功能材料力学和物理性能、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複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生物力学、先进科学与工程计算等研究;同时我们还将加强航空航天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套用研究。在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将以高标準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历任系主任

1972年11月30日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力学系
革委会副主任 林钧敬 朱照宣 刘汝沛 雎行严
1972年11月30日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力学系
党总支第一副书记 秦寿珪
副书记 夏维义 林钧敬
1975年3月5日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力学系
党总支书记 申锦琮
副书记 林钧敬 秦寿珪 邴先福
1975年9月6日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力学系
革委会主任 林钧敬
革委会副主任 朱照宣 刘汝沛 雎行严
1979年3月 北京大学力学系
主 任 周光炯
副主任 朱照宣 武际可 刘必佐
1979年4月 29日 北京大学力学系
党总支书记 陆元灼
副书记 林钧敬 秦寿珪 雎行严
1980年3月 29日 北京大学力学系
党总支书记 陆元灼
副书记 林钧敬 秦寿珪
1983年10月 北京大学力学系
主 任 王仁
副主任 黄福华 陈滨 刘必佐
1985年3月 10日 北京大学力学系
主 任 王仁
副主任 是勛刚周起钊 曾骥才
1986年6月4日 北京大学力学系
党总支书记 秦寿珪
副书记 武际可 张竣岫 黄福华
1986年8月31日 北京大学力学系
主 任 陈 滨
副主任 是勛刚 王大钧 曾骥才
1991年7月 9日 北京大学力学系
主 任 陈 滨
副主任 唐世敏 曾骥才 方竞
1991年12月24日 北京大学力学系
党委书记 秦寿珪
副书记 于年才 黄巧荣
1995年12月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
党委书记 秦寿珪
副书记 黄巧荣 荣起国
1996年1月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主 任 方竞
副主任 魏庆鼎 于年才 陈凌
1999年7月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党委书记 于年才
副书记 黄巧荣 李文胜 邹惠
1999年8月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主 任 方竞
副主任 于年才 黄克服 陈璞
2003年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主 任 苏先樾
党委书记 谭文长
副主任 谭文长 刘才山 黄克服
副书记 邹惠 荣起国
2009年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主 任王建祥
副主任 王勇 陶建军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