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枣庄市地震志

枣庄市地震志

《枣庄市地震志》是马志峰编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绍

  • 书名:枣庄市地震志
  • 作者:马志峰
  •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内容简介

盛世修志,占之惯再档套愉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举国上下,政通人和,百业待兴。在新一轮续修新志之时,《枣庄市地震志》作为市级地震志率先在全省出版,这足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枣庄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又一成果。

作品目录

封面
枣庄市地震志
《枣庄市地震志》编纂小组
图片
2006年10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伟(左四)视察熊耳山地震科普馆,市政府秘书长张鲁军(右一)陪同。
2005年5月,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在新城市政大厦召开
1992年12月,全省地方地震工作暨开发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1996年7月,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市地震办会同市科协、文化局、教育局等部门,广泛开展纪念唐山地震2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
2002年4月,山东省地震局局长林趾样(左三)在副市长李峰(左一)的陪同下检查鲁—15井观测工作
2006年5月,在市委书记马金忠(中)陪同下,原省委书记苏毅然(左前)视察熊耳山地震科普馆。
十里泉电厂地震水化站观测员一丝不苟地做好水化水质分析和监测工作,该站观测资料曾在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前兆显示。
图为该台数位化测震仪。
熊耳山地震科普馆位于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1668年7月25日,郯城8 1/2级地震是历史上对我市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图为《康熙峄县誌》记载的震害及赈灾实况。
戊申鲁南地震石刻位于寨山东南麓元君祠遗址,图为该摩崖石刻记载的康熙七年郯城大震
枣庄市H1≥2.O级地震震中分布图(1970-2003)
序言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沿革
第一节 领导机构
一、枣庄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二、区(市束签狼)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三、戒判篮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节 管理机构
一、枣庄市地震局
二、区(市)地震局(办公室)
三、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地震办公室
第二章 地震地质环境
第一节 境内地震地质构造环境
一、构造特徵
二、主要断裂带
第二节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环境
一、区域构造轮廓
二、区域构造特徵
三、主要地震构造带
第三节 地震区划
一、地震烈度区划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三章 地震监羽
第一节 台站建设
一、专业台站
二、地方台站
三、企业台站
四、群测网点
第二节 地震观测
第三节 矿震观测
第四章 地震科技
第一节 地震预报
一、地震颈戏趋主预报现状
二、震情监再格埋测与研究
三、地震预报事件
第二节 重点项目
一、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的定量观测与研究
二、陶庄煤矿矿震的孕育过程及其前兆反映的观测与研究
三、鲁西南地区防震对策的研究
四、枣庄地区短临预报综合对策研究
第三节 观测成果
第四节 科研成果
第五章 地震宣传
第一节 常规宣传
一、宣传管理体系
二、宣传的重点及资料
三、宣传活动
第二节 强化宣传
第三节 平息谣传
第六章 地震工作管理
第一节 党的建设
一、组织建设
二、整党工作
三、“三讲”教育
第二节 计期管理
一、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九五”计画和2010年规划
二、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画
三、关于贯彻《山东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实施纲要》的意见
第三节 财务管理
第七章 有感地震
第一节 历史地震
第二节 现代地震
第三节 矿震灾害
第八章 人物
第全催一节 地震机构设定前期负责人(1人)
秦尧基
第二节 历任市地震局(办)主要负责人(6人)
金韶华
姜希成
于安坤
黄积刚
蔡思川
李庆岭
第三节 地震台(站)长或负责人(16人)
一、枣庄地震综合台
二、陶庄煤矿地震台
三、柴里煤矿地震台
四、鲁南水泥厂地震台
五、十里泉电厂地震水化站
六、鲁—15井观测点
第四节 主要专业技术人员(12人)
一、市地震局
二、市地震综合台
三、区(市)地震办公室
四、枣庄矿业(集团)地震办公室
附录
1、涧头中学(市六中)预报宁河6.9级地震(1976年11月25日)的分析依据图件
2、十里泉电厂地震水化站水汞分析在苍山5.2级地震(1995年9月20日)震前的异常特徵分析图件
3、鲁-15深井对陶庄煤矿矿震的同震效应分析钻汽淋图件
4、枣庄地区历史时期建制设定简表
5、寨山鲁南地震石刻“嘉靖年之变”年代考
后记
着作权页
第四章 地震科技
第一节 地震预报
一、地震预报现状
二、震情监测与研究
三、地震预报事件
第二节 重点项目
一、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的定量观测与研究
二、陶庄煤矿矿震的孕育过程及其前兆反映的观测与研究
三、鲁西南地区防震对策的研究
四、枣庄地区短临预报综合对策研究
第三节 观测成果
第四节 科研成果
第五章 地震宣传
第一节 常规宣传
一、宣传管理体系
二、宣传的重点及资料
三、宣传活动
第二节 强化宣传
第三节 平息谣传
第六章 地震工作管理
第一节 党的建设
一、组织建设
二、整党工作
三、“三讲”教育
第二节 计期管理
一、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九五”计画和2010年规划
二、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画
三、关于贯彻《山东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实施纲要》的意见
第三节 财务管理
第七章 有感地震
第一节 历史地震
第二节 现代地震
第三节 矿震灾害
第八章 人物
第一节 地震机构设定前期负责人(1人)
秦尧基
第二节 历任市地震局(办)主要负责人(6人)
金韶华
姜希成
于安坤
黄积刚
蔡思川
李庆岭
第三节 地震台(站)长或负责人(16人)
一、枣庄地震综合台
二、陶庄煤矿地震台
三、柴里煤矿地震台
四、鲁南水泥厂地震台
五、十里泉电厂地震水化站
六、鲁—15井观测点
第四节 主要专业技术人员(12人)
一、市地震局
二、市地震综合台
三、区(市)地震办公室
四、枣庄矿业(集团)地震办公室
附录
1、涧头中学(市六中)预报宁河6.9级地震(1976年11月25日)的分析依据图件
2、十里泉电厂地震水化站水汞分析在苍山5.2级地震(1995年9月20日)震前的异常特徵分析图件
3、鲁-15深井对陶庄煤矿矿震的同震效应分析图件
4、枣庄地区历史时期建制设定简表
5、寨山鲁南地震石刻“嘉靖年之变”年代考
后记
着作权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枣庄市地震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