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修辞手法介绍

1、羌笛何须怨杨柳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将羌笛和杨柳作为行为的主动方和被动方,将羌笛的声声“怨”,表达了诗人的情绪。“度”字则赋予了春风人性化的动作。

2、“羌笛何须怨杨柳”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和诗人远离家乡的悲愁情怀。原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修辞手法介绍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